发布时间:2021-01-12
浏览次数:250
2020年9月14日,甘肃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发生较大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
据统计,硫化氢是我国化学事故发生率最多的危险化学品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硫化氢中毒窒息事故也是频频见于报端。
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很多人会有疑问,工人闻到了硫化氢的臭鸡蛋味道为什么不快点跑?
这里大家存在一个误区,硫化氢只有在低浓度的时候才能闻出臭鸡蛋味,高浓度硫化氢气体,我们是闻不出味道的,因为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会直接麻痹嗅觉神经。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1000 mg/m³时,人体吸入可发生闪电型死亡。
为此《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16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0条第1款也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这起事故中,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污水处理厂中和车间内未安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排风机等安全设施,且车间外部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损坏。尾气管道上未装设防止烟气逆流的安全设施,致使硫化氢气体经尾气管道倒灌进入污水处理中和车间,造成人员中毒。岗位操作工在便携式有毒可燃气体报警仪持续报警的情况下依然进入污水处理中和车间,导致事故发生。
安装气体检测仪不仅是为了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查,更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负责表现。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是很多化工以及特种气体行业会用到的一种安全仪器,今天小编就为闻友们讲解一下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核心优势。首先,作为一个专业的气体检测仪,检测精度高一定是它的主要核心优势。感闻环境的气体检测仪采用进口传感器,再经由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算法升级及标定,整体的检测精度及使用寿命都大于市面上的大多厂家。
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的行业
化学工业:含硫化合物的生产制造如对硫磷、乙硫磷、乐果、磺胺等;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橡胶硫化过程等均可产生硫化氢。
石油开采:钻探开采石油过程中,由于石油中含杂质硫,常可发生大量硫化氢喷出。
制革、味精:鞣制皮革时用硫化钠脱毛,生产味精用硫化钠除铁,可产生硫化氢。
造纸、制糖、食品加工业:以动植物做原料的一些生产过程中,因有机物的发酵腐败均可产生硫化氢。
采矿、冶炼工业:各种矿石中均含有杂质硫,采矿和冶炼过程中可有大量硫化氢产生;用硫化氢提纯某些金属,生成其不溶性硫化物,也有硫化氢产生。
捕鱼业:鱼舱内鱼类腐败后可产生硫化氢,通风不良时易导致中毒。
污水管道、井下作业:清理腌渍池、下水道、污水沟、化粪池、垃圾堆时常可接触高浓度硫化氢。
化学清洗作业:清洗作业使用含硫的清洗剂,装置、容器、管道、换热器等,其物料及结垢含有硫及硫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硫化氢气体。
预防硫化氢中毒
对于接触硫化氢作业的岗位,我们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作业前,应设置区域警戒,并确保作业场所充分通风;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供氧防毒面具,如进入受限空间,应佩戴救护带,并安排专人监护;
作业过程中,警戒区域附近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便携式H₂S检测仪,如出现报警,应立即撤离或佩戴供氧防毒面具;
警戒区域应安排专人监护,任何人员进入该区域前须由现场监护开展现场安全教育,并正确佩戴供氧防毒面具;
如发生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人员带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立即采取心肺复苏,严禁用水冲洗中毒人员,避免生成氢硫酸,造成二次伤害。
含有硫化氢介质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或逸散的临时性的工作场所,应配置空气呼吸器、逃生型呼吸防护器具、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设备、应急照明灯、安全带或安全绳等救援设施,设施宜置于作业人员易于获取的位置,并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与维护。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识和警戒线,建议硫化氢浓度在10 mg/m³以上的区域均设为限制进入区域,与抢险无关的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警戒区域;设置要求参照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执行。
事故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硫化氢事故区域,迅速找出泄漏或逸散源,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切断泄漏源,修复泄漏点,清理泄漏物,救援过程禁止动火作业,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疏散下风向的居民,立即与邻近医疗机构和医疗急救机构联系进行紧急医疗救助。
END